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樹莓派功能再升級 - 控制介面實體化

自從DIY了金屬面板機殼後,樹莓派的外觀大升級,串流功能滿足了大部份的收聽需求,現在大部份是放在電腦旁邊使用,不過在使用了兩年後,感覺到有些許不滿足的地方:

一、操控音量需要用遙控器、手機APP或電腦網頁界面,在機器面板上沒有直接操控的旋鈕,不夠方便。

二、PiCorePlayer的Jivelite 界面相當完整,但是用電阻觸控實在是有點雞肋,一直嚮往能用飛梭旋鈕操控選單界面的功能,類似SqueezeBoom的大旋鈕。

三、這個樹莓派撥放器目前放在電腦螢幕旁邊,有時候需要同時播放電腦的音效和NAS串流的音樂,因此需要一個混音的裝置。

四、金屬面板上偌大的面積範圍只有電源按鈕和5寸面板的可視區域,其他空白的區域顯得有些突兀,如果能增加一些功能旋鈕,整個面板會更加完整。


用小畫家把旋鈕貼上面板模擬一下外觀,看起來還不錯!


 









要達成以上的功能旋鈕,上網找了幾個合適的方案:

二進二出的混音器:




其中一路來自樹莓派音頻輸出,另一路來自電腦的音效卡輸出,經過這個混音器後,可以個別調整混音的比例,最後輸出給喇叭,另外前面板還有一個3.5mm的耳機孔輸出,也許可以拉到面板端接耳機。



旋轉編碼器(Rotary Encoder):
這是一種可以根據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輸出兩個不同相位的方波編碼器(EC11 Encoder),透過樹莓派的GPIO可以解碼得到輸入的訊息,除了旋轉之外,還提供一個按鍵的功能,網路上有人已經把解碼後的訊息處理後用來操控Jivelite的界面。




樹莓派總共有40 Pin,有多根GPIO可以用,之前LCD面板的觸控佔用了幾根,確認這次旋轉編碼器不會佔用相同的Pin腳,由於這次只用一個旋轉編碼器,所以只會接右邊的腳位 
考慮到混音器及旋轉編碼器的旋鈕可以安裝在8MM厚的面板,為了協調感,找了直徑30MM高17MM的旋鈕及兩個直徑15MM高17MM的音量旋鈕,同時選用的旋鈕要找D-Type,小旋鈕大部份是梅花軸,在網站找了好久才找到!


先把編碼器和電路板組合起來,電路板是光華商場買的萬用板,用鋸子切割並鑽孔,拉線和固定都會比較有支撐,另一邊是樹莓派的擴充板,加一個2.54MM黑色接頭和排針,用杜邦線接起來就可以測試啦!

在面板鑽孔之前,先確認功能是不是都能運作!


這次鋁板的鑽孔不打算找加工廠了,上次成功用手鑽工具鑽出位移3MM的螺絲孔加攻牙後,這次再來挑戰6MM~10MM鑽孔,總共有六個孔要鑽,工程也算大的,主要是可以仔細拿捏鑽孔的位置,反正沒時間壓力,慢慢來!

沒有10MM的鑽頭,用3MM和6MM鑽頭鑽出難看的孔,裝上RCA端子後,就看不出來了!



前面板的孔位比較單純,6MM的鑽頭就可以應付了,本來還傷腦筋怎麼把編碼器固定在面板上,在組裝時發現旋轉進去可以把編碼器卡進面板中,這樣可以一次解決固定的問題也解決旋鈕柄不夠長的問題!



混音器假組合,兩個開孔處還算準確,不過耳機輸出孔位有點干涉到,需要再修一下

兩個音量旋鈕是D軸,找不到尺寸小又支援D軸的旋鈕,先用原來的塑膠旋鈕先撐一下!


等了兩週換上對岸買來的10mm D軸旋鈕,完整度更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樹莓派功能再升級 - 控制介面實體化

自從DIY了金屬面板機殼後,樹莓派的外觀大升級,串流功能滿足了大部份的收聽需求,現在大部份是放在電腦旁邊使用,不過在使用了兩年後,感覺到有些許不滿足的地方: 一、操控音量需要用遙控器、手機APP或電腦網頁界面,在機器面板上沒有直接操控的旋鈕,不夠方便。 二、PiCorePlaye...